![]() 日志正文
|
||
千字文的避讳字 一个月前我校林家寿先生临摹了一段宋徽宗瘦金体的千字文赠给我,我把它挂在墙上观赏,尧尧也读起来,读第一句就问:“外公,‘天地玄黄’怎么写成了‘天地元黄’?”我说:“这是避讳,宋朝皇帝的祖先名字中有一个‘玄’字,宋徽宗书写时要回避,所以改成‘元’字。”尧尧又读下去,读到“推位逊国”,又惊讶起来,说他背的《千字文》这句是“推位让国”,“让”字怎么又改了。我说肯定还是避讳,到底避谁的名讳,我一下说不出,得好好查查。 我真的花费了一些时间查考这个问题。现在流传下来的《千字文》应以南朝后期智永和尚的真书为最接近原作,我以此本对照宋徽宗的瘦金体楷书,共发现了九个避讳字,又对照宋高宗的行书帖,发现了十五个避讳字。下面以原文在前,二宗书字在后,顺次作一说明: 天地玄黄/天地元黄。二宗均避“玄”,赵氏始祖名玄朗。 推位让国/推位逊国。二宗避“让”,英宗生父为允让。 周发殷汤/周发商汤。二宗避“殷”,太祖之父名弘殷。 鸣凤在树/鸣凤在竹。二宗避“树”,英宗名曙,避同音“树”。 女慕贞洁/女慕清洁。二宗避“贞”,仁宗名祯,避同音近形字。 曰严与敬/曰严与敬(高宗此字缺最后一笔)。太祖之祖名敬,缺笔亦是避讳的方式。徽宗未避。 藉甚无竟/藉甚无罄。高宗避“竟”,“敬”“竟”同音,故避。徽宗未避。 桓公匡合/齐公辅合。二宗避“匡”,匡为太祖名中字;高宗避“桓”,钦宗名桓。徽宗不避。 岳宗恒岱/岳宗泰岱。二宗避“恒”,真宗名恒。 纨扇员洁/团扇员洁。高宗避“纨”,“纨”与钦宗名音近。 布射僚丸/布射僚弹。高宗避“丸”,“丸”与钦宗名音近。 羲晖朗曜/羲晖晃曜。二宗避“朗”,赵氏始祖名玄朗。 璇玑悬斡/璇玑迁斡。高宗避“悬”,“悬”音同“玄”。徽宗未避。 徘徊瞻眺/徘徊瞻瞭。避“眺”,太祖之高祖名眺,徽宗改作“瞭”,高宗“眺”缺末笔。 高宗避十五字,徽宗避九字。高宗除避钦宗名讳多三处外,还有三处高宗避而徽宗应避而未避的。宋太宗名光义,《千字文》中此二字二宗都未避改。还见两字高宗应避而未避,这就是涉及徽宗名讳的“吉”字、钦宗名讳的“垣”字。高宗避讳较严,但也有应避而未避的。避讳情况很复杂,应避而未避的,是疏忽还是别有因由,有待研究。又见米芾《千字文》不全本避讳情况略同徽宗。
最后修改于 2012-12-16 12:25
阅读(?)评论(0)
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